2011年11月9日 星期三

- 西醫 Western Medicine -

- 西醫 Western Medicine -

百年來,穿著濟世救人的外衣,從西方傳到了東方,傳到了全世界。在美麗的謊言下,把自己打扮成科學的化身,像傳教士一樣的神聖不可侵犯,統治了人類上百年,奴役了病患者一世紀。在越來越貴的藥價、越來越多的副作用,全人類有良知的人都在思考,人們頂禮膜拜的西方醫學,到底給人類帶來了甚麼?

- 反調-

曼戴爾松醫學博士(Robert. Mendelsohn, M.D. ),是一位名醫,更曾任美國知名大醫院的院長,著名研究所的研究員,醫學院的教授,伊利諾州醫 師執照局的局長,還是美國醫學會(AMD - America Medical Association,一個具有超強政治力量的工會組織 - 美國醫師工會)的領袖。他在1980年出版了一部巨著,書名是《一個醫學叛逆者的自白 Confession of A Medical Heretic》,是美國Warner Books出版社出版的。這本書再版過無數次,擁有無數讀者。這些忠實的讀者們紛紛站出來,自發成立了一個組織,叫做「全國健康聯盟」,公推曼博士為會長,美國大城小鎮都有分會,定期舉行集會,並邀請名人演講,還有定期會刊。 這是西方有史以來首次對醫藥界的大革命。

曼戴爾松博士此書的副題是:如何捍衛自己的生命,不受醫生、化學藥物和醫院的坑害。

六個重點:
1,醫院的年度身體檢查是一個陷阱。
2,醫院是患者的險地和死所。
3,大多數外科手術給患者的傷害遠大於益處。
4,所謂疾病化驗或檢驗,檢驗的體系和過程不合理,簡直是腐敗一團,即使是最好的科學儀器,也是錯誤百出,完全不可信任。
5,絕大多數的化學藥物不但沒有治療的真實效果,反而是致病、添病的緣由。
6,X光的檢驗是診斷程序的重點和特色,「一張照片勝過千言萬語」,不但輻射線對人十分危險,而且檢驗結果錯誤頻出。因為解讀X光照片的是人,是人就會受偏見、情緒的影響而導致錯誤的判斷。 即使是同一個專家,在十年後再次解讀同一張照片,就有75%的偏差(試驗證明)。
書中對以上六點,作了詳細的說理和舉證,使行家讀後都會覺得:一點也不錯,他替我把心裏的話都說出來了;使外行人讀後如惡夢初醒,覺得他替我說明我生病時所受到的萬般委屈和無辜的災難。因此,曼博士的書一出來,就轟動全美國。

曼博士把「對抗療法醫學」(Allopathy Medicine 對抗療法醫學,是指專以化學和器械檢驗、化學藥物治療、或外科手術治療為本的醫學,也就是 中國人所謂的西醫)一向自詡,一再強調「它是科學的」,斥之為:「它是很不科學的,它不過是科學的迷信」,「它是披著科學外衣的迷信」。整個對抗療法醫學的體系是一個充滿迷信的大教會,或稱為大邪教更妥當。大製藥公司是他們的上帝,醫院或診所是他們的大小教堂,賺錢是他們的教義,醫生是穿著白色道袍的神甫教士,實際上是大藥廠的次級推銷員(大藥廠規定甚麼病開甚麼藥,醫學博士的醫生們如敢違背,立刻解職、處罰,永世不得翻身。比藥廠的直接推銷員還低一個等次),患者是他們的致富或爬上高梯的試驗品和墊腳石。

- 煙幕 -

一個藥品的開發,必須從老鼠身上開始它的程序,一直到批准上市,要耗資百萬(其中賄賂當道的錢不算在內),費時十數年。似乎顯示這個藥品是經過千錘百煉,對治療疾病必然是百發百中的,稱之為「科學的成品」。可是新藥面世不到幾個月,就出現各式各樣的毛病,不但治不了病,它的副作用簡直駭人聽聞。勉強撐不到幾年,這個千呼萬喚出來的「聖品」就被淘汰了。在藥物不斷更迭「創新」中,讓人感到醫學「昌盛、先進」的假面貌,其實絕大多數的藥品都是帶著劇毒的廢物。整個「製藥」過程,是他們故意設計成「難上加難」、「非常科學」、「偉大發明」的假象,是在上演一出科學魔術的鬧劇,以矇蔽人民群眾的耳目。

更可惡的是,大藥廠專門豢養了一批所謂的專家,專門替他們合成新的病毒或細菌,製造新的惡疾,配合著政治的需要,去要散佈的地方散佈,然後再向他們兜售疫苗、解藥。兩頭通吃,雙重牟利。曼博士用許多篇幅詳述「疫苗」的反作用,鄭重警告世人:「千萬不可迷信專家們在「傳教」時所說的疫苗的功效,因為疫苗裡早又埋伏下了另一種病毒或細菌,患者會自動感染、傳播,然後再買他們更多的藥品和疫苗。這都是「科學專家」們早已研製好的圈套和配套!」

曼博士說:「醫院成為合法的傷人或殺人的場所。和一般屠宰場不同的是:被傷害的人必須傾家蕩產,付出極其昂貴的價錢,去乞求被他們宰殺!但如果你是窮人,付不起醫藥費,即使磕破頭求他們,他們也不屑浪費寶貴時間來宰殺你,除非他們看中了你的臟器。化學藥品是大藥廠背後的世界最大富豪們的搖錢樹(可與石油比富)。整個醫療系統和政治、法律掛鉤,若有病患不願接受他們的「治療」,法院就立即介入,強制執行。譬如,一個叫做立得寧(Ritalin,醫界廣泛使用的治療兒童過渡活躍症藥物)的化學藥品,說是可以幫助學童品行好、學習好。只要有關當局認定哪個學童要服此藥,學童必須服用,如不服用就不准上學。如果家長出面交涉,家長就會被起訴、判刑、罰款和坐牢。 60%的美國學童都服用此藥。正面的效果,看不大出來,而它的副作用太大了:不是學童產生抑鬱、頹廢,嚴重的自殺;就是性情變得十分火爆,進而刺傷自己, 殺死父母、祖父母、同學、老師和校長。因此,許多家庭環境許可的,令子女退出這個教育體制,改上「私塾」。因服用化學藥品而致殘、致死的美國人,每年至少150萬人,這是國家公佈的數字。可見西醫這個「邪教」組織嚴密,勢力很大,財力無窮。

這套制度不僅危害美國的無數國民,同時也是對外的戰略武器,威逼利誘別國在醫療制度上必須與它接軌。富豪大佬常公開說:「這比正式掠奪人家的政權更實際,更權威,更沒有風險。」因此,當「富豪」要征服一個地方,就去那裏「行慈善」、「做好事」,去「捐贈藥品、疫苗」,辦一所或多所「醫院」。《全國健康聯盟》的最主要綱領是喚醒民眾:生命權是天賦的,維持健康也是人民天賦的權利。人民有權選擇對自己最合適及最有利的治療方針與方法。美國人民有權利在各種現有的醫學中,選擇一種或多種的治療方法,譬如,美國除了對抗療法外,還有多種醫學,如:順勢療法(Homeopathy),自然療法 (Naturopathy),脊椎關節療法(Chiropractic),民間療法(Folks Remedy),草藥療法(Herbal Remedy - 西方傳統草藥療法)等等,這些醫學和對抗療法的醫學應該平等,任人選擇。更不該以政治權力獨尊對抗療法,任由它獨霸壟斷,把其他一切醫學療法一概定為非法。 對待使用其他醫學的治療者,不許保險公司付費,警察可以隨意取締逮捕。

由於曼博士領導人民團結起來,堅決抗爭,於是美國政策逐漸放寬,逐步准許各種療法合法化,或是採取不干涉主義,准許他們自由發展。後來針灸療法由李察尼克遜總統(Richard Milhous Nixon)從中國帶回美國,也享受合法化的待遇。在美國准許辦中國醫學、醫學院及各種訓練班,這是美國向中國接軌。其次,《全國健康聯盟》的宗旨是鼓勵人民認清情況,真正的醫療應該是著重於「預防醫學」,所謂「一個盎司的預防勝過一鎊的治療」。

對抗治療的原理原則太過人工化,離天然或自然越來越遠。譬如,對抗療法者們太過依賴化學的「抗生素」,本來要靠它抵制細菌,制止發炎的,但由於殺伐太過, 那些先於人類就在地球上生存的細菌是活的,可以因應變化,迅速即能對死的化學藥品產生適應力,並且對抗過來,使化學藥品力量減弱失效。不但達不到殺伐的目 的,由於它毒性的副作用,反而殺死患者自身的免疫細胞,致使細菌發炎比以前更厲,產生更多斬不斷的炎症,甚至於最後的癌變。過度的人工化、公式化、殭化, 必將毀滅別人也毀滅自己。因此,「回歸自然」是所必需,必能優於不顧一切地往「對抗」的牛角尖裡鑽。

他們至高無上的法寶是化學藥物。一個藥品的開發,必須從老鼠身上開始它的程序,一直到批准上市,要耗資百萬(其中賄賂當道的錢不算在內),費時十數年。似乎顯示這個藥品是經過千錘百煉,對治療疾病必然是百發百中的,稱之為「科學的成品」。可是新藥面世不到幾個月,就出現各式各樣的毛病,不但治不了病,它的副作用簡直駭人聽聞。勉強撐不到幾年,這個千呼萬喚出來的「聖品」就被淘汰了。在藥物不斷更迭「創新」中,讓人感到醫學「昌盛、先進」的假面貌,其實絕大多數的藥品都是帶著劇毒的廢物。整個「製藥」過程,是他們故意設計成「難上加難」、「非常科學」、「偉大發明」的假象,是在上演一出科學魔術的鬧劇,以矇蔽人民群眾的耳目。

- 落差 -

高血壓的藥物控制
許多人在被西醫宣佈有高血壓時,立刻開始服用降血壓藥,因為西醫告訴他不吃就會中風,從此病人惡夢就開始,只迷信西醫是對的,完全不懂西醫學是甚麼,就去盲從醫師的指示,諸位只要稍微深入的想一下,告訴你有高血壓的醫師,有沒有同時告訴你為甚麼你有高血壓?是甚麼原因造成你有高血壓?如果沒有告訴你為甚麼,或者也不知道為甚麼你有高血壓,那就是說,你相信一位根本不知道你到底怎麼回事的醫師的話,就開始一直吃他的藥,你不是笨蛋是甚麼,你不是迷信是甚麼。
幾乎所有降血壓的藥都是利尿劑,會讓你的腎功能下降,而中醫認為腎主骨,其華在發,開竅在耳,司記憶,主先天(壽命多長),這就是現在人們會得到骨質疏鬆症,老人癡呆症,掉頭髮,聽力減退,壽命變短的原因,性功能同時下降。更且因為西藥都是屬酸性,而酸性會破壞血管壁組織,容易造成血管破裂,也就是說,服用高血壓藥物的病患者將更容易得到中風與心臟病,不吃的病患反而不會得到這類疾病。血壓根本是沒有標準的,每天都不一樣,隨著心情而起伏不定,也隨著運動多少而不一樣,西醫的標準根本是藥廠自己定出來的,為了想賣藥賺錢,因此訂出標準,有病名才有名目去賣藥,還裝著很慈善的說是為了預防你得到中風與心臟病而賣給你的,試問世上有多少人一直吃降血壓藥,結果還是中風了,真正如果有效的話,根本沒人中風了?

血糖過高的病人
健康檢查時醫師告訴你血糖過高,要你立刻開始服用降血糖的藥物,然後告訴你不控制血糖的話,易導致心臟病,嚴重時會得青光眼,嚇死人是西醫師在醫學院受教育時一直被灌輸在腦中的直覺反應,這些被西藥廠洗腦的醫師不知不覺中就成為西藥的強力推銷員而不自知。在臨床上所得到的心得卻完全與它相反,中醫認為治糖尿病就必須先加強腎臟功能,高血糖必須先擊潰腎臟之後,然後才會對心臟造成威脅,而所有的西藥都傷害腎臟,因此服用降血糖的藥越多就越容易得到心臟病。肝開竅在眼睛,也就是說,中醫認為只要肝臟好就不會有眼疾,根本與高血糖無關,由於服用西藥或注射胰島素會造成肝臟的損壞,因此才會得到青光眼。我有許多病人是糖尿病患來求診,每位病患者都有按照西醫指示服藥多年的歷史,其結果都有心臟問題、也都有眼睛問題。
美國人由於太瞭解西藥的後遺症,對西藥是恨之入骨,現在中醫逐漸成為美國醫學主流,他們一有選擇後幾乎一面的倒向中醫,想盡辦法斷絕西藥,再難喝的中藥都接受。再者,降血糖的藥根本就是騙局一場。解釋:你拿兩個同樣大小的杯子,一個放滿水一個放半杯水,然後同時加等量的糖入內,結果是半杯水的會較甜,對不?那現在想要兩杯水甜度,請問你是選擇把半杯水的杯子加滿水呢?還是選擇發明降糖的藥來降低血糖呢?按照物質不減定律,你使用降血糖藥之後你以為血糖下降了,你就錯了,血糖根本沒有消失,多餘的血糖就開始屯積在你的腳部,就好像糖積在杯底一樣,其結果就是雙足潰爛,你等著截肢吧。
還有服用中藥的病人要知道當藥力在清除雙足累積多年的舊血糖時,會有短時期的高血糖現象出現,這是很正常的。你應該每天多運動直到出汗為止。不要吃白米或麵食類及根莖類的蔬菜,多喝茶多吃葉菜類及糙米,加上多運動來自然的燃燒多餘糖份。如果因為血糖高而回去打胰島素就前功盡棄了。至於高血糖會持續多久,就要看你使用多少年的藥物控制,越多年自然越多的糖累積在雙腳內,而這些舊糖多年以來從未排出過體外,自然在吃中藥之後會回流到身上,就會需要比較常的時間來消化它,每個人都不一樣的。如果有人認為是中藥造成血糖高的原因,很簡單,你只要把同樣的藥讓你周圍的人服用,看看血糖是否會高,就知道了。中藥幾乎都是純鹼性,在純鹼性的環境裡是沒有細菌與病毒的,我們根本沒有任何中藥會讓血糖上升的。

膽固醇過高的人
西醫會告訴你要服用立普妥(Lipitor)或素果(Zocor)來降低它,接著以引發心臟病來嚇唬你,人被嚇到,立刻就開始遵照醫師指示服用,從此另一個惡夢又開始了。Lipitor與Zocor會造成短期記憶喪失,又損傷肝臟及腎臟,非常多的副作用。由於任何西藥都具有酸性的本質,因此會造成胰臟癌的機會大增,這又是一大騙局。只是讓病人停止吃零食三星期,病人的膽固醇就降到200以下,根本連中藥都尚未使用,這類只是由於病人好吃零食造成的問題,卻被西醫強化成高膽固醇會造成心臟病的嚇人辭句,被嚇倒的病人根本忘掉要問醫師到底膽固醇由何而來的?關於膽固醇這是最爛的西醫研究之一。再說一遍,西醫學是強立名目,界定病理名詞,才有名目運用假慈悲來賣藥賺錢的一種商業行為.

三酸甘油脂過高的人
此類問題是因為吃油炸食物過多及過胖造成的,只要停止吃油炸食物及減肥就可以了。然而西醫威脅病人如果不吃控制藥物就會發心臟病,於是病人又增加了藥物。許多人還因此給嚇出心臟病來。許多此類病患,開一些清肝的藥,三酸甘油脂就下降了,因為肝是心之母,肝臟代謝毒素功能下降,自然有不乾淨的血進入心臟,對心臟造成威脅,從而引發心臟病。

吃西方多種滋補營養藥物的人
所有西方的營養學之研發,主要目的是要讓大家購買,才有錢賺,因為美國的速食文化而生。此類食物缺乏很多營養,於是營養補充劑就開始發展起來。實際上這些營養成分很高的藥不但對身體完全無助,反而會去餵食癌細胞、細菌、濾過性病毒,使病情更加嚴重,使美國人過胖、掉發、 皮膚乾燥。以鈣片為例,從未有任何證據顯示鈣片可以幫助增強人體骨骼,反而是吃多鈣片會使骨骼更脆,更容易造成骨質疏鬆症,而且副作用是造成腎結石。 而維他命C片更爛,婦女們服用它的目的是想皮膚美白,但是結果是多服維他命C片會支援乳癌細胞的成長,其他不勝枚舉。多食用天然食物、有機蔬果絕對是正確的。要美白多喝自然的橙汁最好。均衡的營養是要依靠選取的食物而定,不挑食是必要的。
中國人花了五千年以上的時間來研究吃食,到目前為止根本已經是習慣成自然,自然的營養均衡來自祖父母的傳承,完全不需要再依賴外來的錯誤知識。現今的中國人誤把科技當科學,一味崇洋,只要是老美說的都是對的。殊不知,美國人才是真需要來向中國人請教,學習如何煮中國食物。

服用阿斯匹林的人
西醫告知每天一片阿斯匹林可以預防心臟病,這是完全錯誤的。
2004年的醫學研究報告來自美國醫學會說明,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每天一片阿斯匹林可以預防心臟病,反而有許多證據顯示每天一片阿斯匹林,你會 有超過85%的機會得到胰臟癌,因為它是一種強酸劑,酸性對人體破壞最大,鹼性體質最好,不但長壽而且完全沒有病痛,要成為鹼性體質非常簡單,立刻停止喝咖啡、不吃甜食,拒絕冰淇淋、可樂,完全斷絕糖果餅乾類的零食,多喝茶、多吃自然有機蔬果。一段時間之後體質就改變了,不然你會有機會得到胃癌或淋巴腺癌胰臟癌。請記住在純鹼的環境裡,是沒有病毒與細菌及癌細胞的。

胃酸過高反逆食道的人
普遍的腸胃科西醫都答不出來,到底胃酸反逆因何而來的?這根本是病患自己製造出來的,你只要多吃甜食、多喝咖啡、多吃冰淇淋、多喝可樂,胃酸就來了。由於現在市面上都是使用人工糖來製作甜食,而人工糖的顆粒極小,會如同維他命片一樣的餵食細菌及濾過性病毒,它們吃了之後就排出酸性的糞便,這就是胃酸的來源。反觀西醫小題大做,開Previcid給病人去中和胃酸,結果病人胃酸照舊反而更壞。由於長期未治好,終於把食道燒 傷,結果就是食道癌、胃癌或淋巴癌或胰臟癌。還會引起鋁中毒,產生腦神經損壞,甚至與柏金生氏症有關,副作用不勝枚舉。

喜歡吃止痛藥的人
市面上所有的止痛藥都會傷到肝臟、腎臟與心臟的。只要肝心腎一受傷,立刻就會便秘睡不好,日子久了就開始掉髮,眼睛視力變差,體力衰退,容易抽筋,連西藥營養劑、維他命吃多了,都會掉髮傷肝(維他命A更是頭號肝臟殺手),更何況止痛藥?任何痛症必有原因,只要找到原因就可以治好,絕對不可以亂吃止痛藥來壓制它,許多人還因此而腎臟衰竭終身洗腎,會得不償失的。最新的醫學研究已經證明了吃止痛藥會有中風的危險,許 多剛生完小孩的婦女因為吃止痛藥而得到中風。

- 據 -

西藥的危害性,是用人的生命作為代價的。
西藥的淘汰率那麼高,就是不斷地淘汰毒藥,用另一批毒藥來替代罷了。

美國大藥廠Eli Lilly創辦人說過:「如果藥物沒有毒性,根本就不是藥。」

在美國,西藥藥源性疾病已成為主要疾病之一,是列在心臟病、癌症、肺病、中風之後的第五大疾病。哈佛學者研究表明,每年因為治療錯誤而死亡的人數,達到15.7萬,比起因車禍、縱火、他殺加起來死亡的總數還多。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全世界有1/3的病人不是死於自然疾病本身,而是死於不合理用西藥。」在癌症治療方面恐怕要大大超過這個比例。

在中國,據推算每年約有19.2萬人死於西藥不良反應,接近每年死於吸煙引發疾病的人數。與此同時,每年因西藥不良反應而住院的病人達250萬。

日本一病理學家在屍體解剖時發現,大約50%的死者,其死亡原因與西藥毒副作用有關。

《健康報》報導:一系列研究表明,不良藥物反應(ADR)已成為全世界住院病人的主要殺手。這裡的ADR主要是指西藥引起的不良反應。

抗生素可以說是西藥中最大的品種,人們一有病首先就想到它,把抗生素看成是萬能藥。就是這種所謂萬能藥出現很大問題,單說中國現有的2000萬耳聾者中,有近80%是與使用鏈黴素、慶大黴素有關。西安第四軍醫大學的觀察表明,在1590例住院癌症患者中,沒用或僅用過一種抗生素者, 其感染發生率為9.25%。而用過2種以上抗生素者為36.12%,是前者的4倍,抗生素用得越多,感染發生率越高。

世界衛生組織(WHO)專家發出警告,如果人類不停止濫用抗生素,那些新產生的「超級病菌」將會使所有的抗生素失效,人類在嚴重感染面前將再次無藥可治。這就是為甚麼許多人在發燒後,輪換使用各種抗生素仍然不管用的原因。

中國每年有19.2萬人死於藥品不良反應,其中抗生素造成的占2/3以上。

西藥中的感冒藥是如何害人的?2000年11月席捲全球的PPA類藥品衝擊給我們上了最新的一課。美國耶魯大學報告,通過對2000名成年人,長達5年的跟蹤觀察發現,服用含有PPA的感冒類藥物的病人,比服用其他藥物的病人患腦中風的機會高出23%。更可怕的是,服用含有PPA的控制食慾類藥物(即某些減肥藥)的婦女,患腦中風的機會增加了16倍。由此,停用PPA藥品的衝擊迅速波及全球,中國政府也發出緊急禁令。
一些西藥還可以導致癌症,即「藥源性癌」,這些在醫學界已經成為常識了。比如常用的復方阿司匹林、去痛片,可引起腎癌和膀胱癌,長期服用者的發癌率為9.5%。常用的降壓藥利血平可引起乳腺癌,尤其是絕經期的婦女。常用的氯黴素可導致急性白血病。而治腫瘤的化療藥引發新的癌症更是人所共知,如常用的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可以誘發淋巴瘤和白血病,硫唑嘌呤(Azathioprine)可以誘發宮頸癌、鱗癌等等。有人統計,近10年內西藥藥物導致的白血病、癌症達到數百萬人,其中大多數已經死亡。

昨天的新藥多數都成為今天的禁藥。今天的新藥會不會成為明天的禁藥呢?
否定中醫。誰又敢斷言,今天的西藥,明天不會被列為禁藥?

治妊娠嘔吐的「白利麥豆」經西醫實驗室研製,宣佈為科學,隨之,其副作用產生了幾千個畸形兒。
而今天,「白利麥豆」被列為禁藥,終於導致了日本藥廠破產。

經西醫實驗室研製的第一代避孕藥,宣告以現在的一百多倍的劑量服用是「科學的」,
而今天,糾正說:以前的百分之一的劑量服用才「科學」。

服用類固醇可治癒美國歌星Michael Jackson的白斑病,
而今天,西醫又「科學」的說,服用類固醇,導致他的判斷力被嚴重削弱,幹出 一些失控的事情來。
而Michael Jackson在西醫「科學」的治療下被折磨。

米托蒽醌用於治療神經功能障礙和多發性硬化症,
而今天,美國藥監局監測宣佈,使用米托蒽醌治療,心臟功能被削弱。

奧卡西平用於成人或4 - 16歲兒童癲癇發作的單獨治療或輔助治療,
而今天,《藥物警戒快訊》宣佈,出現與本品相關的惡性皮膚反應,包括中毒性表皮鬆懈症。

二磷酸鹽主要由於高鈣血症、骨質疏鬆和骨痛的治療,
而今天,美國藥監局監測宣佈在接受靜脈注射二磷酸鹽治療的癌症患者身上發現顎骨壞死症狀。

美國國會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於1990年指出約57%經FDA核准的西藥有嚴重或致命的副作用。

美國醫學會於2000年的報告Journal AMA July 26,2000;284(4):483-5中指出,一年超過22萬人死於西醫手下,除了心腦血管病和癌症外,為全美第三位致命的原因,統計如下:

12,000死於不必要手術;7,000死於醫療失誤;20,000死於其它醫院失誤;80,000死於醫院內的感染;106,000死於純西藥副作用。總數美國一年有225,000人不必要的死亡跟西醫(Iatrogenic Diseasehysician - induced Disease)有關,但 Institutes of Medicine Report表示死亡人數可能更高,有可能達284,000人。

1996年的報導,中國過去十年內用藥至死共約2,500萬人,即每年約250萬人,中國一年藥物致死的人數已超過美國20年加起來的人數。

因藥物不良反應而需入院治療的病人總數,佔美國全年住院病人的17%,在英國占25%,在加拿大高達30%以上。

1999年The Annals of Pharmacotherapy報導:30%於急症中的診症者都是與藥物副反應有關的。

法蘭咸美頓博士(Frank Hamliton M.D.)於1998年的報告指出,美國每年死於「非類固醇藥物NSAIDs」的人數高達二萬,其副作用入院者每年亦達二十萬人,與NSAIDs有關的致命率排行第15位。

美國自1993年後,共核准了至少七種致命的新藥上市。其中糖尿病藥瑞素靈(Rezulin),雖曾被提出有問題仍被FDA批准使用,約100名患者在服用該藥後死於急性肝衰竭,FDA才禁止出售,藥廠賠償了6,000萬美元,但藥廠已賺了超過二十億美元。

1995年的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中的一遍報告指出,化療法ICE的副作用是可接受及預算之內,包括61%肝中毒、70%腎中毒、92%肺受損、94%心臟受損、8%死亡。

化學治療後的病患之血管,像塑膠水管一樣又堅又硬,血液因血管的硬化而產生循環的障礙,循環障礙產生心臟的負荷,及化學藥物的傷害,造成心臟、腎臟的衰竭而死亡。

- 反思 -

西醫罷工,死亡率下降背後的思索:
1962年,加拿大薩斯卡通省醫生大罷工,死亡率下降17%。
1976年,美國洛杉磯醫生抗議保險制度因誤診巨幅上漲的事件而集體罷工,死亡率下降18%。
同年南美州哥倫比亞波哥大(Bogota)的醫生罷工52日,死亡率下降了35%。
歷史上最長的一次醫生大罷工是在以色列,1973年罷工期為85日,死亡率下降50%,以色列醫學會會長站出來解釋說:為甚麼醫生罷工少了那麼多人死亡?這是因為在罷工期間,我們醫生把精力集中於醫治最緊急嚴重的病患,而80%的手術都是可不必要馬上做的手術,除了二十年前醫生罷工的一個月內,這中間不曾有像這個月內這麼低的死亡率,這是破記錄的。

- X -

英國皇家放射科學院和國家放射保護協會NRPB聯合組成的工作小組對1990年進行了回顧性研究,發現約20%的X光檢查是沒有意思的。
美國FDA估計約30%的X光檢查是沒有必要的,而腰以上約50%的X光檢查也是不需的。

X光的準確度
耶魯大學給了10位有12年閱讀乳房X光片的放射線專家每人150張相同高質量的乳房X光,竟發現約30%的時間他們有不同的解釋,約25%個案的診斷不能達成一致共識,約30%的癌症病人被錯誤分類,27個案有很大的診斷分別。

X光的輻射
英國牛津大學和英國癌症研究所的研究發現,英國每一千宗癌症中,有6宗相信由X射線所引起,美國有9宗,日本則高達32宗,因此估計日本一年有7,587人因照X射線而導致患上癌症。
嬰兒於孕婦內經X射線照射後,所有癌症的發病危險增加40%,神經系統腫瘤的發病危險增加50%,血癌的發病危險增加70%。
70年代紐約州水牛城洛斯維公園紀念所Roswell Park Memorial Institute的三角洲白血病調查(Tri-states Leukemia Survey)研究四年後發現,患上白血病的主要原因是診斷用的X射線。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生物細胞及分子學教授Dr.John William Gofman於1995年出版的「防止乳癌」一書中指出,有75%的乳癌是來自醫學上的離子輻射,估計每年有78,000人是因為照X射線而引致癌症。

全身電腦斷層掃瞄CTScan
哥倫比亞大學的放射生物學家布倫納和埃利斯頓於2004年的醫學雜誌「放射學」中所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接受一次CTScan相等於離原子彈爆炸 2,400米所受的輻射,布倫納強調CTScan所帶來的害處比益處還要多,而一次CTScan的輻射相等於1,000次的X光片。

磁共振成像掃瞄MRI
聖安東尼奧的德克薩斯大學健康中心的微生物學家溫德爾溫特博士於實驗中把許多生物置於一定範圍的電磁場中,發現電磁場可以刺激腫瘤細胞的生長,及可以使小鼠眼部和耳部產生生殖缺陷和損傷。而MRI是從一個重達500噸的巨大圓柱型磁體中產生一個比地球磁場強50,000倍的磁場。

內窺鏡檢驗
研究發現每2,000名接受內窺鏡檢驗者便有一人因此而死亡。

心電圖檢查ECG
一項研究顯示,電腦於分析和解釋心電圖檢查的結果只有約65%是正確的,即使訓練有素的心臟病專家於分析和解釋心電圖檢查時也會有25%的誤診或漏診。

一項超聲波心電圖的大規模實驗發現,每230個接受超聲波心電圖檢查的人,就有1個出現危及生命安全的併發症,3,000名測試者中有2名檢查結束後心臟病發作。

超聲波掃瞄
哈佛大學對3,100位接受了超聲波檢查孕婦作出研究,結果18例胎兒被誤診,17例胎兒被漏診。

放射學家多琳利伯斯坎德博士在紐約亞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進行實驗,將細胞按順序暴露於低強度的脈衝超聲波波中30秒,她察覺到細胞的形狀和活動變化、DNA的改變、異常的細胞增殖和染色體的改變,某些變化甚至傳到下一代。正常的細胞應該具有圓滑流暢的邊界,但經超聲波掃瞄的細胞邊界不整扭曲,並互相纏繞。

另,切片或抽取組織來檢查及化驗腫瘤細胞,很可能或多或少對整個癌細胞的擴散會有壞的影響。

經過百年的所謂科學的洗腦,一病,就不自覺的想到西醫,想到去住醫院,想到去做那麼多名目繁多的檢查,把你搞的暈頭轉向的同時,讓你和你的家人,不但家破人亡,而且家財散盡。人卻對西醫的所謂權威、專家的話言聽計從、百依百順。

- 西醫危害健康? -

西醫把人體當做戰場
古今中外只有西醫違反自然原理,
把疾病當做敵人那樣去消滅,與人的身體作對。

周:周兆祥  袁:袁大明(自然療法師)

周:你很反對「西醫」的醫療方式,究竟為甚麼?
袁:其實一般人所認識的「西醫」在醫療學方面說,是一個「對抗療法」(Allopathy)。這種醫療的方式,只不過是醫學界許多醫療方式的一種。
對抗療法的傳統特色是以對付病癥為醫療的重心,而且根據「病菌致病學」(Germ Theory)這個理論去進行。他們認為人體出了問題,主要是因為某方面的東西過多或過少,因此想辦法把過多的減少,把過少的補充,若有菌的話,就想辦法殺了它們,這些都是對抗式的手段。例,你發燒,就用化學品把你的「燒」強行壓低下來,你吐瀉嘔吐,也是用化學品令你停止吐瀉嘔吐。這樣做都是對付病癥(發燒、吐瀉嘔吐),這種療法就是對抗式的療法。一般人心目中所謂的「西醫」,其實都是這樣。其實不是所謂西方的醫學都是這樣的,因此若要正名,一般稱為「西醫」、「醫生」的人,只不過是「對抗療法」的醫療工作者。

周: 我很同意這個看法。現代西方醫藥所採行的主要策略,跟古今中外絕大多數醫療哲學相反,後者幫助人發揮本身的抗病與復原本能,與人並肩作戰,前者針對的不是人,而是人體 - 把人體當做戰場,把疾病敵人、當作要擊潰消滅的目標,使用藥物手術等等武器企圖打勝仗。
其實,從深一層的文化角度來分析,西方醫藥這種干預的態度,跟傳統西方哲學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 視人生為一場奮鬥,視外在世界為等待征服和控制的東西,把對立、抗衡、鬥爭當做理所當然的手段。
最近,西方人才開始明白到企圖「征服」自然如何荒唐,不少人也開始看到「干預式醫療的」局限和危險。
袁: 不錯,目前西方流行這種對抗式醫療學,跟其他醫療方法(例如中醫、同類療法)的理論、觀點都很不同。

周: 可是許多人自小接受了這種「針鋒相對」的做人方式,喜歡對抗。你認為西方「對抗療法」有甚麼缺點?
袁:它不妥的地方在於不明白健康究竟是從何而來的,身體的所謂病癥有甚麼作用。其實西醫並沒有甚麼「健康」的定義,一般西醫認為你沒有「診斷得出的病 癥」(Diagnosible Symptom),他無法給你一個病症名稱,你就算是健康的,所以你可能全身欠妥、很累、無精打采,只要西醫未能客觀地想到一個名堂來描述你的毛病,就不 能說你有病,往往說你這個情況是「心理病」。西醫的斷症不時有這個問題。

西醫把發燒誤作敵人
企圖退燒大錯特錯,後患無窮,
因為這樣做等於破壞人體的抗病機制。

周: 那麼應該怎樣斷症才正確?
袁:人身體出現了的病癥,其實只不過是身體的一種抵抗的方法。我們身體天生都有一種自然的力量,這種力量永遠在幫助我們,我們的身體不會做出對我們不利的事 情。譬如我們受了感染,身體會發燒(體溫上升),究竟發燒有甚麼作用呢?有些人以為發燒是身體有了某些病的訊號,身體出了事,就要用藥去矯正、對付,否則 就會嚴重起來,患上腦膜炎、抽筋等等,其實這樣想是沒有根據的。

周: 這是典型的西醫態度(或者至少是我們大眾給他們「嚇」出來的看法)。他們時常警告說:燒到多少度就有甚麼危險,會導致那些無可挽回的損毀。既然發燒不是病,我們發燒的時候應該怎麼辦?
袁: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 - 身體是有智慧的。為甚麼身體要發燒?因為身體「知道」出現了受感染的情況,懂得借助溫度的提高,加速體內的新陳代謝,加速細胞裡白血球的操作。
我們知道,如果把體內的溫度提高攝氏10度,新陳代謝速度就會雙倍,所以一般人所謂「發燒」,這些「燒」(高溫的狀態)根本就是身體的朋友,如果沒有發燒,身體會出現許多大問題。事實上許多實驗證明過,在較低等動物方面,例如變色龍患了病,我們用外加的手法盡量降低她們的體溫,牠們的死亡率相當高,醫學界早已做過不少這類實驗,證明發燒確是人體的朋友。

周:  所以其實我們發燒便不應該把體溫降低?
袁:在歷代各類醫療哲學上,發燒都被視為幫助身體抵抗的形式,直到亞司匹林發明了,發燒的觀點改了 - 現在我們有了一種化學品可以對付發燒了,於是大家把發燒當做敵人。西醫誤信「細菌致病論」,更從此錯下去。

西醫誤信細菌致病學說
有膽量不開藥的醫生才是好醫生,
所有人工化學藥物都污染破壞人體生態。

周: 對抗式醫療怎樣以細菌致病學說為理論的根據?請你解釋一下。
袁:「細菌致病學說」一般人認為是由被稱為「細菌之父」的法國化學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提出來的。其實他在死前早已推翻了這個學說,他同期(19世紀下半期)另一位醫學家貝粲普(Bachamp)發現了細菌與疾病的關係,但 他並不承認細菌是致病的原。巴斯德長期相信細菌令人生病,長期戴著手套,又不肯跟人握手,但死前承認貝粲普是對的,決定一個人會不會患病的是體質,不是細菌。

周: 這一點相信今天「有識之士」都承認了吧?
袁:可是一直以來,西醫卻在維持著這個細菌致病的學說,因為這個學說令他們可以理直氣壯地推行用藥物和手術醫病的方法。例如按照他們的理論,過多的要減,過少的要補,於是醫治甲狀腺過多(Hyperthyroid),他們就用放射的方法殺掉一部分那些細胞,或用手術把它們割除。

周: 難道過多或過少都不必干預,任由它反常下去?
袁:其實甲狀腺過多,常常是暫時性的。今天你認為它過多,動手術割除它,過了一段日子,往往回復正常,於是又變成不足夠。到了不夠的時候,西醫又要開荷爾蒙給你吃,例如甲狀腺素(Thyroxin),從此你一生一世吃荷爾蒙,這種治療方法就是對抗式的醫療方法。

周: 對抗式醫療法不但不會奏效,還有反效果?
袁:最大的問題是西醫們始終好像不明白他們所要對付的東西,正是身體保護自己的方法,根本就不是病。這種方法至今已經有了半個世紀的歷史,現在事實就是:凡用對抗式醫療方法的地方,所有人平均生病越來越多!西醫用這種方法對付急性的病症,結果造成大量慢性的病症。
還有,如果你採用化學的方法對付病癥,這些化學藥物主要都是石油的副產品,是由石油工業提煉出來的,所有這些藥物都不是我們身體細胞的一部分,不是身體組織的一部分,我們只要想一想 - 這些外來的物質,怎麼可能進入了我們身體後,令人體健康?

周: 現在我多位「開明」的西醫朋友,都異口同聲說若可以不用藥,就不會用。西方社會也開始流行這樣的概念:「有膽量不開藥的醫生才是好醫生。」
袁:用藥物醫療,其實好像吃鴉片一樣,你感到不適,暫時用外加的方法麻醉,令你感到暫時好過一點,但是你的病並沒有醫好。你發燒時吃藥下去,表面上令你覺得舒服一些,實際上對身體有害,你是與自己天然的治病能力作對。
不要忘記,凡是藥物都有副作用。西醫對藥物的態度很特別 - 副作用明明是對身體有害的,他們在許多情況之下,認為副作用是好事,引以為傲,例如美國一間大 藥廠的創辦人埃利.利利(Eli Lilly)說過:「如果藥物沒有毒性,根本就不是藥物。」他的立場就是,一定要有毒性才可以醫好病,由此可見西醫認為藥物的毒性與副作用都是應該的。

周: 你反對對抗式治療方法,但是有些病是由細菌在作怪,發得急了,怎可以不下藥去對付呢?就以白喉為例,有人病得嚴重,怎麼辦?病人會很快死掉的。
袁:舉一個例,你去到一個沼澤地區,看到有很多蚊子在飛舞;你會不會下一個結論說,噢,有這麼多蚊子,牠們把周圍的水弄得那麼骯髒。當然不會吧。
同樣的道理,我們發現某人身體內有細菌,不能就此推論,肯定該種細菌造成某種病患,實在不是這樣。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有細菌,我們的身體內滿布各式各樣的細菌,如果我們身體健康,體內的細菌都保持平衡受到控制。
不信,隨便到街上找幾個人,替他們檢驗喉部,看看有什麼細菌,一定會發現有許多。身體內有細菌,不等於這個人生病。在外國做過許多這類實驗,例如有次把傷風菌抽了出來,放進一群志願者體內,還令他們受到不利環境的影響(例如沖冷水著涼),結果發現所有本來身體健康的人,都 製造不出傷風的病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歐洲美軍出現流行性痢疾,美國有人把這種病菌抽了出來,由於無法在戰場上做實驗,就拿到美國猶他州,讓自願者服食,結果沒有一個生了痢疾。由此可見,病菌致命的學說,是非常值得懷疑的。
維也納大學一位佩滕科弗教授(Professor Pettenkofer)做過一個實驗,為了證明病菌不會致病,他拿了整整一個試管那麼多的霍亂病菌,當眾暍進肚子裏,結果完全無恙。那個分量的霍亂菌,足以令一團士兵染病死光。
所以一個人會不會患病,關鍵在於「感病性」(Susceptibility),如果你有患某種病的傾向,就很容易患上,這與病菌存在不存在無關。
我在加拿大碰見不少這樣的病例,例如有個母親對我說,女兒不斷在吃盤尼西林,我問她為什麼要吃,她說只因為她女兒去看醫生,醫生替她取出喉部黏膜拿去種菌作檢驗,發現有念珠菌,就開盤尼西林給她吃,其實只不過是實驗室的化驗結果發現她喉裏有這種菌,醫生就開藥,這是荒謬的行為。他太迷信細菌致病的理論了。

周: 何況更不保證化驗可靠呢。
袁:現在病理化驗的錯誤率非常高,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在1975年調查全國不同的化驗室,發現總括而言,25%以上的化驗結困是錯誤的。
以最常用的子宮黏液抹片檢查(pap smear)為例,一般西醫說每個人都要每6個月做一次,但根據一些研究,發現這種檢查方法並不十分可靠(子宮沒事往往被驗作有事),令許多人做無謂的手 術,被醫生割除子宮,許多人由此枉死或重傷,後患無窮,因為外科手術的「意外」比率又是很高的。

西醫把所有的人變成顧客
五十年對抗式醫療的後果是所有的人變成病人,
財源滾滾而來。

周: 你指控過西醫令大眾健康每下愈況,這個說法很難得到一般人的接受,因為大家都認為西醫令我們比以前健康。
袁:我們受著西醫的摧殘,在西方已經有3代的時間,現在大眾的健康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今天西方人的病患越來越早出現,譬如美國的健康教育福利署發表的數字調 查:17-24歲的美國人(不包括軍人),在1962到67年間慢性病由37.7%增加至44.6%。就是說,到了1967年,美國的青年,在應該是最壯 健的年紀,近一半患了慢性病(所謂「慢性病」是不會自然痊癒,也不會醫得好的病,例如高血壓)。美國的健康‧教育‧福利署更預測,未到公元2000年,這個年紀(17-24歲)的美國人,個個平均有一種或以上的慢性病。

周: 伊利徹在他論醫療的經典《醫學的局限》裡,也指出了這個事實:
『經過了一世紀的時間追尋醫學的烏托邦,與世人目前舊有的想法相反,醫療服務對於增長人壽貢獻不大。現時醫療照料大多數對於治病只是偶然有作用,但醫藥對於人及整個社會的危害卻非常嚴重。這方面的事實很明顯、紀錄得清清楚楚,但給掩蓋得密密實實。」
接著,伊利徹強調醫生治病有方只是「幻覺」:「對疾病演進模式的研究得到了證據,證明在過去一世紀內,醫生對付流行病的成績,不見得比古代的司祭可觀,流行病還是照樣發生、照樣消失,醫生和司祭同樣施法阻止,結果同樣沒奈它何。流行病不受醫院裡的儀式所改變,正如昔日不受神殿裡的儀式改變一樣。我們討論未 來健康照料的問題,必須承認這個事實,討論才會有結果。」
該書列出了大量證據,支持這個論點。
袁:由此可見,這一代的人並不是比以前的人健康了,這是西醫1905年對抗式醫療造成的嚴重後果,病確是越來越多。

周: 但是一般人以為今天我們比以前的人健康長壽。
袁:許多人有普遍的誤解,以為這一代的人壽命增加了,是因為西醫的功勞,因為他們有特效藥、預防針,現在的人長命了,這是數字遊戲造成的錯覺。
大家以為前代的人四五十歲就死,現在可以活到七老八十,但其實我們聽到的數字,都是「估計壽命」(Life Expectancy)。究竟估計壽命是怎樣算出來的?它不過是總人口活到多少歲的平均數,舉一個例,若有一個地方,居民有200人,其中100人在1歲時病死,另100人活到100歲,那麼在統計學上計算,這地方的人的估計壽命是50.5歲,表面上看來,50.5歲的壽命很短,但這個估計壽命沒有反映出 原來有一半人是活到100歲。近年來兒童夭折的數目減少(主要原因是傳染病受到控制 - 這也不是西醫的功勞,我稍後解釋),因此減少了早死的人把數字拉低,結栗平均數大大提高了。

周: 還有另一個原因,是近年胎兒檢查工夫做多了,檢查方法進步了,許多胎兒以前本來會生了出來很快死去(因此拉低平均數)的,現在早已給墮胎弄掉,根本沒有機會出世。
袁:對了,這些一樣一樣加在一起,造成「現代人長命了」的錯覺,再因為西醫的宣傳誤導,大家以為現在打預防針控制了傳染病,特效藥起死回生,人人都活得較長久。

周: 你有數據支持這個說法嗎?
袁:究竟現代人是不是真的長命?請看統計數字。以美國為例,45歲的人,近日的估計壽命比1900年之時只增加了約3年,60歲的白人,只增加一年半。但最新數字顯示45歲白人的估計壽命由1960-70年間曾經一度下降,由此可見壽命增加只是數字遊戲師造成的假像。

周: 近年環境污染造成種種癌症,反自然飲食與生活方式造成心臟病等等,顯然只會令大家越來越短命。不出幾年,這個趨勢一定很明顯,我每次這樣講時,聽眾都好像不肯相信。一般人始終以為西方對抗式醫學改善了大眾的健康,尤其是控制了流行病功勞最大,這是嚴重的錯覺。

袁:只要仔細看看統計數字,我們就知道歷史上種種傳染病早已下降了九成,預防藥物才開始出現及使用。世界上最兇的幾種傳染病,例如猩紅熱、麻瘋,都是沒有預防 藥物的,但亦同時消失。原來流行病都是有周期性的,有些幾十年一周期,有些更長;有些病今天好像消失了,其實隨時會回來。

流行病控制非西醫的功勞
西方醫學已經到了晚期,
它的弱點與無能人人都開始看到。

周: 我翻查過紀錄:20世紀以前,西方社會的人未能得享天年,主要是因為有5種傳染病肆虐,斑疹傷寒、猩紅熱、霍亂、肺結核、天花。1935年以前醫學界一直對於這些病症束手無策(只有天花疫苗例外),但這些病症的發病率早已不斷大幅下降。
以肺結核為例,按照英格蘭與威爾斯的註冊官紀錄,1938年全國死於肺結核者佔0.39%,1940年代,特效藥鏈黴素發明,死亡率早已下降至0.04%;1950年代,全國大規模接種預防劑卡介苗,死亡率早已下降到0.02%。
再舉一個例,紐約州的肺炎死亡率在1900年以前已經急劇下降,等到四五十年後那些神奇的特效藥問世時,肺炎早已不再為患。19世紀中期以前,英國總人口的死亡率是每年2.3%,這個數字由當時開始穩定下降,到1910年代是1%,1930年代是0.6%,1960年代是0.4%,至今不變。西醫得以用藥物對付病菌感染,始於1935年發明的磺胺類藥,而盤尼西林是在1941年發明的,目前種種特效藥和延命的手術技術,幾乎全部都在此之後才出現。
由此可見,近年人類壽命增加、舊有的流行病一一受到控制,並不是藥物或醫療技術的功勞。真正的功勞是誰?生活品質改善,居屋環境、食物營養、個人與公眾衛生、清潔的飲水、工作方式與環境。
我周圍許多人昧於以上的事實,這是很奇怪的事。這種無知往往促使人迷信西方醫藥:「因為醫學和科技進步,打敗了種種舊病症,所以我們只要繼續努力(即繼續對醫療人員信望愛,投資更多社會資源)下去,其他尚未克服的病症也終歸會一一由醫學除害。」
這種迷信直到最近為止在西方社會流行、目前在本地流行,在中國大陸正開始流行,實在非常危險。
袁:近年流行病減少,並非因為有了預防藥物,而是生活環境改善、食物充足。

周: 其實誰都應該看得出,這一代的人身體特別孱弱,隨時患大病小病。
袁:現代人不但壽命沒有比以前加長,慢性疾病反而越來越多,年輕男女一個個變成了長期病人。所謂這五六十年的西方對抗式醫療,事實證明並未為人類帶來健康情況的改善,證明是行不通的。西醫已經到了它的晚期,它的錯誤與弱點已經人人都開始看到。

九成病患西醫束手無策
平均來說,看西醫只會縮短壽命,
所以西醫是人類健康最大的敵人。

周: 不過你也應該同意:應付急性病患,確是需要採用對抗性手段的吧?
袁:是的,不錯,例如急性盲腸炎、急性腦膜炎,用對抗性醫療方法可以奏效,但是這類病例只佔人類病例的10%,西方對抗性醫學的貢獻,主要也是在於這10%, 例如創傷、斷骨、流血不止、急性腸胃病,這一類急性情況在目目前的醫療環境之下,西醫的方法是最有效的,但是這只是人類健康問題的10%。

周: 換句話說,其餘90%的問題,西方對抗式醫療不濟事?
袁:這是十分明顯的。我時常問朋友,你試舉出一種病,是西醫可以醫好你的。朋友們往往舉不出來。心臟病?西醫無法醫好。 高血壓?西醫無法醫好。糖尿病?傷風?風濕?都無法醫好。今天一般人所患絕大部分的病,西醫束手無策。大多數癌症、愛滋病,更不用說了。
朋友們說:西醫會開藥,但是開藥並不等於醫好疾病。吃藥就好像吃鴉白粉一樣,舒服一陣;西醫或者可以用干預的辦法暫時減少病癥,但你一旦停止了吃藥,病患即時復發,可能還更嚴重。你不會因為接受了西醫的醫療而增加壽命。

周: 這樣說來,找西醫醫病的健康代價實在很大。
袁:根據最近的資料,降膽固醇的藥,你吃了一輩子這種藥,能夠增長的壽命,只不過是3日到12個月(但又會引起其他健康問題)。另有一種藥Questran, 吃了可以減輕腦充血或心臟病的死亡機會,但服用此藥的人,自殺率增加了、意外增加了、謀殺率增加了,結果死人的總數(Funeral rate)維持不變,就是說吃這種藥沒有人因而長命了。
再以糖尿病為例,發明胰島素(Insulin)的那個醫生獲得了諾貝爾獎,現在居然證實,胰島表對糖尿病一點好處都沒有,因為它根本不能夠減少糖尿病的後遺症,例如盲眼、血管問題和其他皮膚病,接受胰島素治療與否,後遺症比率一樣。

西醫永遠罷工世人蒙福
如果西醫罷工誰人會受害?
只有他們:做死人生意的朋友。

周: 所以你的結論 - 西醫的工夫是白做的。
袁:有一個現象發人深省 - 全世界每一個地方,每當醫生罷工,社區內的死亡率必然下降。
1962年,加拿大薩斯卡通省醫生大罷工,死亡率下降17%。1976年,美國洛杉磯醫生抗議保險制度集體罷工,死亡率下降18%。接著同年南美洲哥倫比亞醫生罷工52日,死亡率下降了35%。醫生復工後,死亡率馬上回復平日的數字水準。
歷史上最長的醫生大罷工是在以色列1973年,罷工為期85日,死亡率下降50%。以色列醫學會會長站出來解釋說 - 為什麼醫生罷工,少了那麼多人死亡?這是因為在罷工期間,我們醫生把精力集中於醫治最緊急嚴重的病例方面,而80%的手術都是不必要馬上去做的,當時不必做。他這個解釋正好說明了事實 - 醫生永遠罷工,全人類就有福了。

周: 不是挖苦,也不是誇張,世界各地真的有許多人相信西醫少了一大半,天下太平,大家健康情況會突飛猛進。西醫罷工,唯一的受害人是殯儀館從業員,他們生意大減。
袁:醫生罷工時只處理急性病例,其餘不理;而西醫的貢獻剛好只限於這方面,就是人類健康的10%。
所以我們只需要西醫去做那10%的工作,其他一切事情他們不應該碰。
西方醫學即使在貢獻最大的急性疾病醫療(Emergency Medicine)方面,成績也遠不如一般人所想像的那麼好。以急性心臟病為例,誰都知道病人隨時喪命,大家以為心臟病發,應該馬上召醫生、送去醫院,才 有獲救希望,醫生也時常會說,幸好你及時來到,否則早已丟掉性命。可是根據英國的調查數字,急性心臟病發的人,在家裡休息與送去醫院,生存率完全一樣,醫 院對他們毫無幫助。

周: 所以此時此地推行健康教育,最急切的其中一個主題應該是讓大家看清楚西醫的局限。
袁:我們必須好好了解西醫造成的損害,大家付出了怎樣的代價。就以金錢方面來計算,對抗式醫療通常花掉了國民總收入10-13%。在美國,大概是每人每年2000美元,加拿大是1500-1800美元,英國大約是800美元。照估計,香港的數字也是國民總收入的3.4%,政府支出的8.7%。
在很多國家,政府負擔約40%的醫療費用。全世界凡是讓西醫霸佔醫療工作的地方,醫療制度幾乎全部接近破產、崩潰。

西醫健康檢查害人不淺
病向淺中醫,但西醫目前的方法不但查不出淺病,
還在「查」的過程中害死人。

周: 一般人以為定期去做健康檢查,是維持健康的重要步驟,西醫大多數鼓勵人這樣做。
袁:定期健康檢查又是一個西醫害人的例子。一般人以為這樣可以早一點發覺有什麼疾病,及早醫治。其實調查證明 - 即使定期做足所有檢查和病理檢驗,患病率和死亡率也沒有分別,換句話說,每年去定期檢查,其實是十分危險的,原因是現在西醫檢查的方法非常不可靠,令人接受了許多不必要的醫療,造成嚴重後遺症,死人無數。

周: 有沒有證據?
袁:請看看x光檢查乳癌的後果 -  一般人以為早一點發現腫瘤,及早治療,應該對病人有利吧?
結果怎樣?根據統計數字,由於接受x光檢查,x光製造出來的腫瘤比它可以及早發現而治好的多。
換句話說,治療工作比疾病更糟。
根據研究的結論 - 50歲以上的婦女,做這種檢查也許有點益處,其他婦女做,害多於利。

周: 當然X光檢查的準確性與可靠程度,又是一個可慮的因素。
袁:以X光檢查為例,各地多次的調查證實這個數字
用同一張X光底片給不同的化驗師做報告,結果有30%的意見不同:
同一張X光底片在不同時間給同一位化驗師做報告,有二十幾%是有不同解釋的。
就是這樣,去做健康檢查而冤冤枉枉給割除乳房的,以及做其他手術而死亡者,數目驚人。
根據最新的統計證明 - 頻頻照X光檢查,對於肺癌的發現率與發現後的生存率,完全沒有改變。
一般肺癌患者在五年內死亡的比率是70-80%,即使時常照肺,比較早一點發現了,也不會有較大的機會醫好。

周: 這樣做的話:「病向淺中醫」這個傳統智慧豈不是錯誤了。
袁: 理論上似乎是對的,問題在於檢查的方法。西醫所掌握的科技是不是真的可以及早發現疾病呢? 不是。
西醫所受的訓練,事實上不能準確判別病症,對於早期性的疾病,時常查不出來。
所有目前的檢查方法始終都是等到你查得出來時,往往已經太遲了。
癌症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至今為止醫學界還未有妥當的辦法把癌症早一點查出來,只有用切除組織檢驗的方法,就是要等它形成了,才查得出,但到了這個階段,通常已經太遲了。
所以「病向淺中醫」理論上是對的,但用西醫的方法無法在「淺」的時候查出病來,反而在查的過程中「累死」人,正如前述。

打預防針有害無益
預防藥物不但無法加強身體的免疫力,
反而製造了大量自抗性免疫系統疾病。

周: 打預防針不是預防疾病的好辦法嗎?
袁:許多西方醫學家說過,用預防醫藥(預防針和疫苗)的方法可以控制全世界的疾病,但事實又怎樣?
以最近那一次美國的「豬型流行性感冒」(Swine Flu)為例,全美國有幾十萬人接受了預防針,那種流行性感冒曾經令全世界死了幾百萬人,這次結果並末有流行性感冒發生,反而因為打了預防針,百多人患了一種叫做 Barre Guillain Syndrome 的腦神經病,因此癱瘓或死亡。
又如外國許多年紀大的人聽醫生吩咐,不時打一些流行性感冒預防針藥,結果往往反而因此患上感冒,所以西醫這種預防工作,許多人認為還是寧可冒患病的危險了。

周: 預防疫苗的發明與普及,大大加深了世人對西方醫學的迷信。
袁:一般人以為西方醫學最大的貢獻是發明了預防藥物,因為推廣了預防針和種牛痘,減少了世界上許多許多的病,這是不符歷史事實的。
如果我們放長一點的眼光去看,會發現世界上有許多流行病,早已在二百年前開始逐步減少,到了剩下一成,才有預防疫苗的出現,由此可知,流行病近來減少了,絕對不是預防性藥物的功勞。

周: 就是真的沒有好處,也不會有害處吧?
害處極大 - 現代社會普遍大規模使用疫苗,反而製造了大量自抗性免疫系統疾病(Auto - Immune Disease),包括各式各樣的文明病,例如腎病、狼班疹骨節炎、風濕性骨節炎、甲狀腺病,甚至癌症、愛滋病,都是免疫系統的疾病。為什麼預防疫苗會引起這些病症?
袁:我們把外來的物體加進身體之內,而我們身體永遠是有本能要對抗外來物質的。疫苗的注射是直接進入體內的,而一般的病患侵入人體,是透過空氣或飲食、接觸。
我們的鼻、呼吸道、消化系統,都有防禦設施,而且我們的白血球和淋巴腺,也會抵抗、中和,所以病患真正到了我們體內,毒性早已大大減輕。
但如果用打針的方法直接打進血管,繞過了身體的預防設施,身體無法防備,這些病毒或其他有害物質進入體內,匿藏在身體的細胞組織之內,好像變成其中的一部分,我們的身體無法把它們辨認出來,不知道它們原來是外來物質。
漸漸地,這些外來病毒與身體內的細胞一起生長,到了某個時間,身體終於發現它們是外來物質,產生對抗的反應,形成了種種免疫系統疾病,其實就是自己打自己,體內的天然抗病能力掉轉槍頭,對付自己的身體。
這就造成了所謂自然性免疫系統疾病,大部分這種病,很可能都是與預防疫苗注射有關係的。

周: 於是會造成社會性的健康問題?
袁:其實在許多情況之下,疫苗注射不但不會預防病發,還會令疾病增加,甚至許多地區統計數字證明,每次當局大規模強迫性進行注射工作,結果該種疾病並不減少,反而增加。歷史上許多地區,特別是美國,已有這種情形出現。

周: 你說預防疫苗不能預防疾病,反而對人的健康有害,我們外行人真是難以置信。
袁:澳洲一位研究者寫了一本書叫《Every Second Child》(《兩個兒童有一個》),報導澳洲土著的小孩,有一個時期有一半無緣無故在嬰兒期死亡,後來一位在當地替工人服務的卡累林諾醫生(Kalo Kerinos, M.D.)深入研究,終於發現是政府推行預防疫苗注射,對於身體羼弱、營養不足的嬰孩來說,注射疫苗是非常危險的。
他發現了這件事,馬上要求政府停止推行那種疫苗注射,但政府拒絕。後來他想出了解救的方法,給那些患了病的嬰兒幼童吃維他命C來消解疫苗的毒素,結果救活了每一個患病的嬰兒和幼童。

周: 但是大家都「被教育」,相信注射疫苗是可以預防疾病的。
袁:即使在某些情況下,預防疫苗的注射好像是減少了疾病的發病率,其實往往只不過是把該種病的質素轉成了另一種病。

周: 政府怎可以長期歪曲事實?
袁:例如在西方國家,每當有人反對政府推行預防小兒麻痺症疫苗注射,政府往往採用欺騙的手法,讓醫生紛紛把斷症的結果改變,這種病在疫苗未出現之前叫做 Polio,推行了注射之後,居然改稱 Infantile Paralysis 或 Viral Meningitis,其實完全是同一種病,更改了名稱,讓大眾以為推行了預防疫苗注射之後該種病減少了。
這種數字遊戲,醫生故意改變名稱,欺騙大眾以為該病受到了控制。

西醫預防疾病的措施無效
今年照照你,沒有事,明年照照你,沒有事,
到了有一年照出有事,太遲了。

周:你指責西醫檢查疾病做預防工作不靈光,你們那套自然醫療又在這方面有什麼好辦法?
袁:我們已搜集了很多資料,可以準確指出疾病的起因在哪裡,例如食物、工作環境、體力活動、家人之間的關係、人的心境等等,這些才是健康的主要因素,若不理想就會生病。如果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就可以從食物方面改善(例如防止食物被加工)、減少空氣污染,這些才是及早預防最需要做的事。如果辦得到這些,才能實現「預防勝於治療」的原則,「病向淺中醫」才有意義。很可惜,西醫那一套工具,只能在末期病症才發揮一點作用。

周: 為什麼你說西醫的預防方法失敗?
我有不少病人對我說過叫他們定期去西醫處照腸胃,用鋇(Barium)的方法去檢查,結果醫生往往發現毛病,例如說他們有大腸下垂的傾向,或者裏面有些息肉,說應該是不要緊的,只要繼續觀察,這些就是西醫所謂的預防方法。
其實,現代社會一般人絕大部分的腸胃病(例如腸癌),起因都是食物沒有纖維質,脂肪過多。醫生只要指出這個事實,講給病人聽,叫他改變進食習慣,多吃糙米、未經提煉的食物、較粗糙的食物,已經真真正正預防了許多疾病。現在西醫的做法卻是今年照照你,沒有事,明年照照你,沒有事,到了有一年照到有事, 太遲了「沒得救」,這種所謂的預防措施有什麼用?

西醫無謂的手術冤魂無數
你越有辦法付錢,
被診斷出需要動手術的可能性就越高。

周: 大家都把西醫當神拜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的手術真的厲害。
西醫的手術是對人類戕殘最厲害的一種災難。就以美國為例(大家都以為美國科技最發達,醫療一定最好,所以很多人有病都到美國去動手術),美國國會在1973年的一份報告指出,每年共有240萬宗無謂的醫療手術,由於這些無謂的手術,有11900人死亡,花了政府50億美元冤枉錢。
美國打了那麼多年越戰,才死了約5萬人,居然不及5年之內因無謂手術犧牲的數目。這裡只談到手術,還未計入用藥致死的人數。

周: 「無謂」手術是什麼意思?
袁:就是不必要的手術,那麼怎樣才算必要?哪些是不必要的?在英國有人做過調查,請醫生問問自己,如果真真正正詳細考慮,謹慎檢查過病人,究竟還會認為有多少是應該做的?結果醫生們說,只有7%是需要的。
又據美國的調查數字,凡是病人預先付錢的醫療計劃,手術減少了20%-150%,另有80%的手術是可有可無的。這就是文明的、科學化的「西醫」的特點。

周: 據英國一間最著名的骨科醫院的外科醫生們說,他們做手術減除病人背痛,至少每5次有1次令病人從此比以前更疼。美國健康教育福利署前任高官西蒙斯醫生指出,在各醫院的大規模調查發現,手術後的病況惡化情況,有50%是可以避兔,手術中死亡的情形,有25%是可以避兔的,他說過:「醫學界共做了乳房大手術 30年,現在才剛開始開庭研究決定這種手術是否應該做。目前已經證實這些手術有許多是不必要的。」
袁:根據統計數字,手術的頻率往往與外科醫生的數目成正比例,與人口數量及健康情況無關(就是說,同一個社區,如果多來了幾個外科醫生行醫,居民開刀的次數就明顯上升)。還有,手術的頻率亦與病人付錢的能力成比例,病人越有辦法付錢,手術做得越多,跟病情無關(按有辦法付錢不一定指家境富有,而是買了充足的醫 療保險之類)。

周: 近年各方資料反映出,西醫手術與用藥害死人,已經到了災難性的地步。
袁:用X光照射來醫治喉嚨發炎,後來引起千千萬萬甲狀腺癌。以前西醫用四環素來對付暗瘡,後來發現這種抗生素令兒童牙齒變黃而且受破壞。
每3000個病人之中,有一個因為用麻醉藥而腦部受損壞。美國每年有2500人因為輸血而死亡。
1943年,紐約1000名學童讓一群醫生檢查,結果發現有61%要做割除喉核手術,放是剩下來的幾百人,再交給另一批醫生同樣檢查一次,結果又被 判斷有45%是要割除喉核的。然後剩下來的學生,再送到另一批醫生處去檢查,結果又再有46%被判斷需要割除手術。換句話說,不論誰去接受檢驗,永遠有一部分要開刀。那次檢驗1000名學生,終於只剩下65個是不需要割的,這是真人真事。
還有,在西方,近一半的外科手術是由未經醫務機關檢定發牌的醫生動手做的。各位以為飛去美國做手術可以享受先進科技比較安全,請三思。

西醫出錯有冤無處訴
醫院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
除非你被抬上擔架,否則絕對不應該走進去。

周: 我有一個親人由於醫院人員明顯疏忽及不負責任,幾乎掉了性命。從此健康受損。醫院方面當然不可能不知道該事之始末,但始終沒有人向她問口供,沒有人向我問口供(本人一直在場目睹一切),院方循例閉門檢討,此事從此不了了之,沒有人向受害者或家人報告、道歉。若非我和受害人有點醫學常識,根本不知道發生了甚麼事,醫療人員一直沒有解釋,希望我們以為是自然意外。照英國和香港的慣例,即使病人投訴,要求出席參與「檢討會」,也不會獲准。所以,病人無從知道誰犯了甚麼錯令自己損失,更無從追究責任。
其實,相信大部分受害人也像我們一樣,不是想索償,而是希望知道真相,看到失職者受譴責,也有機會從病人的觀點提出意見,尤其是指出行政上的危險漏洞(顯然院方看不到),不願見到同樣不幸再在該院發生。手術的意外有多少?沒有人知道,沒有統計數字,因為做手術的人隨時可以隱瞞病人、隱瞞院方,甚至連護士也未必看得出來。一次手術因為技術不精而「不很成功」、因為判斷「不完全準確」而出了若干毛病,不能說是失敗或意外,醫生無需負責,實情往往只有 他知道,也可能連他也不甚了了。
袁:每年進急診室的人,約有30%是吃了西醫的藥產生副作用而要送院的。加拿大滿地可最近的調查報告指出,在醫院裡死亡的病人,15-30%是因為醫生用錯藥而死的。
美國伊利諾斯州醫生發牌委員會前主席兒科教授曼戴爾松(Dr. R.S.Mendelsohn)寫過一本書《一個醫學異端的自白》(Confessions of a Medical Heretic),其中指出醫院是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裡面可以感染到的病菌之多,是地球上沒有其他地方比得上的。他認為進醫院一定應該被抬進去的,誰還可以站起來走路,絕對不應該入院。人人都知道許多病是從手傳染得來的。手部污穢時洗手非常重要。但曼戴爾松醫生調查發現,原來醫生接觸過甲病人,再去接觸乙病人之間,只有17%會洗洗手,其他83%不洗手,可見多麼危險。

周: 西方醫學界也有人出來講講公道話,真難得。
袁:這位醫生曾經得過不少醫學獎,又是醫院部門主管,聲譽很高,他那本書揩出,每年去健康檢查是很危險的事,醫院是很危險的地方,大部分的手術做了對病人並無好處,實驗室報告極不準確,許多藥製造的病比醫好的病還多,X光機是醫務所裡最害人不淺、最危險的儀器。
那本書在1978年出版,影響很大,兩年後美國醫學會發表聲明,指出每年健康檢查並無需要。

周: 有一次,在某英國大學的教學醫院裡被斷定心臟病死亡的病人受剖屍檢驗,發現原來一半以上的病人是死於其他病症。另一次,同一批胸部X光片給一些專家斷症,過了不久又再給他們判症,但不讓他們知道是同樣的X光片,結果他們對其中的二成有不同的判斷。
一次調查發現,病人向甲醫生說自已咳嗽、有痰、腹部痙攣者,比向乙醫生說同樣情況的多達3倍。
又有一次調查發現,在院裡平日做的簡單化學檢驗,送到兩個不同的實驗室分析,居然有25%結果相差非常大。
機器斷症也好不了多少。有一次共有83個病人被斷定需要接受盤骨手術,結果分析發現其中機器判斷正確者有22次,人判斷正確者也有22次;其中37次電腦判決認為醫生的決定錯誤,有11次醫生證明機器錯誤;其中10次雙方都有錯誤。
除了斷症時有偏見兼且錯誤頻頻外,醫學界還常濫用斷症的手段。用心臟插入導管手術來診斷病人是否有心臟肌病次需要350美元,做這個手術的病人每 50個有1個因此死亡,但是統計數字證明,故了這個診斷手術之後,病人平均並不會活得長久一點,也不會舒服一點。
大多數診斷的手術都沒那麼危險,但許多種慣常做的診斷手術,對病人及病人後代都相當危險,所得到的價值不是那麼大,不值得冒這樣的險,這類例子包括種種例行的X光檢驗、幼童螢光鏡檢驗、注射或吞服試藥和用以指示變化的放射性元素、用「立得寧」(Ratalin)來診斷兒童是否過度活躍等。

- 喻 -

從前有個年青人某日喉痛。他去看醫生,醫生開了盤尼西林給他消炎。 
喉痛迅速消失。可是,三日之後,他全身很癢出蕁麻疹。醫生給他仔細檢查,正確判斷出問題之所在:他對盤尼西林敏感,於是開了抗組織胺藥。那些蕁麻疹迅速消失了。 
抗組織胺藥令這個病人昏昏欲睡,精神無法集中,開工時割傷了手指。 
他去找公司急救室當值護士,護士在傷口上塗了滅菌膏。滅菌膏含有盤尼西林,他又再全身痕癢出蕁麻疹。醫生知道事態嚴重,這個病人的確有過敏傾向,後果可大可小,於是開皮質甾酮給他吃。蕁麻疹迅速消失了。 
不幸,病人開始肚痛,還發現大便帶血。醫生正確判斷出他是因為吃了皮質甾酮而引起消化性潰瘍,於是採用標準程序制止出血,但未見成功。醫生只好按本子辦事,為病人做部分胃切除手術。手術相當成功,胃不再痛,出血亦告停止。 
病人由於先後出血及動手術失去相當份量的血,需要輸血,院方為他輸了兩品脫,很快有反應,患了肝炎。 
由於病人年青力壯,肝炎終於醫好了。可是在輸血時,插進體內那支針引起發炎,皮膚紅腫,該部位出現疼痛。 
由於他證實對盤尼西林敏感,醫生按理開出四環素。發炎即告消失。 
四環素干擾了小腸的細菌生態,引起腹部抽筋,病人肚痛又腹瀉不止。 醫生開出鎮痙孿藥。腹瀉及抽筋即告消失。 
不幸,那種鎮痙孿藥令全身肌肉鬆弛,連眼睛的肌肉亦鬆弛,瞳孔肌肉亦不倖免,病人視力受損。他開車撞向大樹,即時斃命。

有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