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叮噹》(我鍾意叫叮噹,吹咩)的都市傳聞,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叮噹》的結局。
有說,《叮噹》的最終回,描述大雄其實是個植物人,一切故事都是他在病床上的幻想;也有說,叮噹故障之後,大雄發奮用功,長大後修理好了叮噹。
這些都已經被證實是謠言了,但是《叮噹》仍然有一個無法被證實的都市傳說:
曾經有兩集的《叮噹》動畫,只在電視上播放過一次,就被停止播出了。日本的坊間也引起討論。
- 消失的 -
一篇消失的動畫,標題名叫「タレント」(藝人)。
這篇故事是說,因為大雄與叮噹使用穿透圈往地殼下的地底商店出發,他們在途中遇到了地底人,地底人將他們帶往一個地方,這個地方有一座很大的地球儀。在故事的最後,地球儀裂成兩半,中間流出了像血液的黑色液體,大雄與叮噹為此感到相當的恐慌,故事到這邊就結束了。
根據傳言,這篇動畫有幾個特徵,但由於這篇動畫已經消失所以也無法求證。
一、作畫崩壞?
這一集的叮噹長得相當奇怪,讓人感到相當的不舒服。
- 叮噹的手相當細長
- 叮噹看起來很惡心
- 叮噹的圓臉變得細長
總之,就是看起來不像是正常的叮噹。
二、無聲
這一篇動畫,並沒有配音,看起來就像是默片,所以也不知道裡面的人物在講些什麼話。
三、沒看過的角色登場
怪異的是這個地方,帶路的地底人看起來與叮噹是認識的樣子,但是在從前的故事中,並沒有看過這角色,同時也因為沒有對白的關係,所以不清楚他們與叮噹的關係如何。另外,叮噹中常出現的另外三人:靜宜,阿福,技安都沒有在這篇故事中出現,因此更加令人感到可疑。
這篇動畫據說是在1984年7月20日播放,但是根據網路上的資料,這一天播放的篇名是「のび太の童話旅行」(大雄的童話旅行),到底這只是謠傳還是電視台蓄意掩蓋真相?對於真相我們不得而知,因為最讓人困惑的一點,就是從來沒有人跳出來證實當天所播放的動畫是「大雄的童話旅行」還是「藝人」。而那個版本(1979年第一世代)的動畫原稿,也早已隨著當時製作公司的倒閉而被毀壞,因此更無從查證。
1984年播放的《叮噹》標題列表
http://www.geocities.co.jp/Athlete-Crete/9483/gdc/1979/st_1984.html#0
同場加映:謎之回「タレント」
- 靈異的 -
一篇動畫的篇名叫作「行かなきゃ」(不去不行)。
在《叮噹》的原作者藤子不二雄去世的當天晚上,電視上突然播放了《叮噹》的動畫。
奇怪的是,在播完片頭曲以後,動畫並沒有插入標題,反而直接進入動畫,動畫中只有大雄在房間中踱步,踱了十分鐘之後,只說了一句話「不去不行啊...」,然後就走出了門,消失在黑暗之中。
- 結局? -
自閉版
大雄是個自閉症兒童。而叮噹及它的一切,只是大家陪大雄做的夢。
聽說是由一個名古屋大生所創作的。該結局曾由藤子否認。
沒電版
某一天,叮噹忽然沒電了,大雄用時光電視向叮鈴求助,但由於時空巡邏隊忽然對時間旅行進行了原因不名的嚴格限制,導致叮鈴無法回到20世紀為叮噹充電,這導致大雄面對了痛苦的二選一。冒著讓叮噹失去與大雄共處記憶的風險將他送回未來修理(叮噹在沒電時儲存生活記憶的記憶體位在被咬掉的耳朵裡),就是得靜待現代研發出保存叮噹記憶的機器人科技。最後,大雄選擇了後者,並且決定要靠自己的能力去達成;終於,在數十年後,少年對自己許下的願望創造了奇蹟。與1986年的植物人版等版本不同的是,由於是同人作品而存在漫畫稿,其他非官方結局均屬流言產生,同時因故事架構完整且感人,故曾在2005年前後被許多人誤認為「叮噹真正的完結篇」在網路上廣為流傳。
藤本廣義訪談版
叮噹真實的黑暗生活(藤本弘 - 訪談)
這時藤本弘的表情有了點低落。他對我們說,其實《叮噹》是有結局的。
記:我在網上也看過類似的帖,是不是說大雄是個自閉患者?
藤:不是的,網路上的傳聞都是假的。曾經小學館的漫畫上曾經有過一個結尾,說叮噹離開了大雄,不過那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因為最後叮噹還是回來了。
記:那真正的結尾是什麼呢?
藤:其實我挺不願意談這個結局的,當時知道這個結局的時候很小,所以覺得有點灰暗,現在年齡大了想想也沒什麼呢。 藤本嘆了口氣說道。
你們也知道藤子F不二雄除了畫《叮噹》還畫過其他的漫畫吧,其中有一個叫《異色短篇集》,是一些科幻和深刻反思人性的短篇漫畫。藤本弘去世的時候總共畫了5本《異色短篇集》。而實際上他去世前正在著手第6本的創作,可是第6本只進行了幾篇的文字分鏡和草圖,他便去世了。後來整理他的遺物的時候這些草稿流落到了他的徒弟手裏,而其中裏面就有一篇關於《叮噹》大結局的。由於藤本弘去世的時候遺言讓他的兩個徒弟來接手《叮噹》,所以他的徒弟也就沒有把這個結局畫出來。後來記者特地跑到他的徒弟那想看一下藤本弘畫的結局。他的徒弟不好推辭,就給記者看了。 藤本廣義(藤本弘兄弟的孫子)低下了頭,像是在回憶。
藤:我看了那個故事,只是草圖和簡單的文字介紹,大體的意思是這樣的。
一天早晨,大雄醒了過來,發現自己坐在一個奇怪的椅子上,眼前就是叮噹。
叮噹熱情的向他打招呼,可是表情呆滯。大雄試圖從椅子上站起來可是卻摔倒了。
叮噹說,由於你長時間坐在椅子上且生命都是靠營養液繼續,所以你的肌肉過於萎縮,不方便行走。大雄不明白叮噹說的是什麼意思。
於是叮噹向他解釋:
在22世紀,人類的科技大幅度的發展,但是新的能源和食物問題卻沒有得到解決,地球的人口爆炸式增長。於是,當時人類的政府處於總體利益的考慮,決定對新誕生的嬰兒統一進行大腦測試,被證實智力處於一定水準線之下的新生兒將會被連接上一種維持生命的裝置,這種裝置會給他們輸送低成本的營養液維持生命,並且會讓他們進入一種虛擬狀態。 在這種虛擬狀態下,這個裝置將會模擬出新奇,有趣的場景,讓人感受到現實世界裏體會不到的快樂。
於是,一切都明瞭了。
叮噹口袋裏的道具 - 竹蜻蜓,隨意門,縮細放大電筒,桃太郎飯團,時光布……
童年的好友 - 靜宜,技安,阿福……
一起經歷過的不可意思的事情 - 海底鬼岩城,一千零一夜,夢幻三劍士,魔界大冒險……
這一切一切都是裝置模擬出來的,為的只是對那些智力相對較低的兒童的一種補償,讓他們能在虛幻裏快樂,體會童年的美好。
而童年結束的時候,一切也都結束了。
營養裝置只是一種人道考慮,當那些兒童滿14歲的時候,殘酷的現實就要開始了。
由於地球的資源過於緊張,所以那些在虛擬世界裏的靠營養液維持生命的兒童要被強制「離開」,即被殺死。
「離開」之前,他們唯一的權利就是知道事實的真相。
那個長得像叮噹的機器人對大雄說:你應該感到慶幸,因為你在虛幻裏體會到了現實裏的人一輩子都感受不到的快樂,在現實裏的人要經歷工作的勞累和殘酷的社會的折磨,而你什麼都不用做,只要體會那些新奇就好。所以你不要為你的「離開」感到害怕,相反,融入到忙碌的現實社會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大雄流著淚聽著叮噹講完這些,懇求它再讓自己進入一下虛幻裏,跟虛幻裏的朋友道別。
機器人同意了。
大雄重新進入了虛幻,他用自己存下的零用錢給好朋友們買了很多禮物 - 阿福的遙控飛機,技安的棒球帽,靜宜的裙子……最後,他把剩下的錢買了叮噹最愛吃的豆沙包,跟家裏人一起吃了最後一次飯。
大雄懂事了呢。
媽媽笑著說。
是的,因為我長大了……
大雄眼睛裏含著淚水。
在當天晚上,大雄緊緊著抱住了叮噹。
叮噹,你說我們是不是會永遠在一起呢?
這時,漫畫分鏡切到了現實世界,那個叮噹模樣的機器人伸出圓圓的手觸碰到了閉著眼睛的大雄。 大雄的身軀一陣抽搐,然後倒在了地上。
最後一個畫面,那個機器人用冰冷的聲音說了一句:完成任務,目標已經「離開」。
藤本廣義講完了,大家都為了這個結局感到感傷。
他說,當時看到這個漫畫的時候只有十幾歲,看完後就哭了,不過現在想想倒也沒什麼,最鮮活的《叮噹》故事只能存活在童年的記憶裏,而現在我們的童年早已終結。